对市八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20号建议的答复
信息来源: 市人力社保局
发布时间: 2021- 12- 09 11: 25
浏览次数:

对市八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20号建议的答复

柯贤湖代表:

您在市八届人大第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如何解决突发情况下制造业的招工难、用工难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市各级部门近年来对如何服务好我市企业招工用人,促进稳岗留工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是聚焦高起点谋划。春节后,第一时间发布用工保障服务指导意见和返岗复工工作方案,指导各县(市、区)扎实做好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工作。二是聚焦“新老员工”“接”“引”。开展省外驻点招聘行动,累计招引员工1.24万人;累计包车726辆、包列5列,帮助879家企业,接返老员工3.06万人。三是聚焦技能人才引进。各级人力社保部门组织重点缺工企业赴20余所高职类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和校园招聘活动,累积招引技能型人才1058人。四是聚焦公共就业服务。全市各级人力资源市场举办各类招聘活动共209场,累计发布就业岗位22.29万个,达成初步意向4.39万人。五是聚焦政策稳岗。2020年,全市返还企业社保费10.73亿元,稳岗补贴支出9282万元,惠及企业5.82万家。六是聚焦教育扶持力度提升。2020年,我市新居民子女在公办学校比例达76.90%。截至目前,秀洲区、嘉善县、海宁市已完成全部或部分新居民子女学校的国资回购,极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七是聚焦户籍制度改革。2020年6月,嘉兴市政府出台户籍制度改革相关通知,进一步调整完善全市户籍迁移政策和相关配套保障政策。新政施行7个月,18-59岁的劳动适龄段人员迁入占总迁入人员的比例达56.67%。八是聚焦智能化改造。2020年,全市实施智能化改造重点项目656个,累计完成投资259.77亿元;继续实施“机器换人”升级工程,全市新增工业机器人2465台,累计工业机器人数目突破1.65万台。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推进保障用工数字化改革。加强数字赋能保障用工,实施企业用工保障服务数字化改革,以镇(街道)、工业园区为单位,开展企业用、缺工网格化大数据采集,建立起覆盖全市规模以上和中小微企业的用、缺工动态监测和保障服务体系,企业用工保障服务及时到位。

(二)建立保障用工“三张清单”。开展服务企业保障用工大走访,加快建立缺工企业清单、人力资源供给清单和用工服务专员清单,采取动态管理模式,定期更新“三张清单”,及时做好用、缺工信息比对,对重点企业落实“一企一策”解决用工难题。

(三)实施保障用工六大行动。一是开展“千场招聘”保用工行动。全市全年举办1000场以上专场招聘会。二是开展“百场对接”保用工行动。全市计划组织10家以上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100场人力资源供需对接交流会,对接500家重点缺工企业。三是开展“千人实践”保用工行动。鼓励高校毕业生阶段性帮助重点企业解决用工缺口,全年力争见习(实践)高校毕业生1000人以上。四是开展“劳务协作”保用工行动。全年力争20家以上省外院校与我市达成合作,引育技能型务工人员不少于1万人。五是开展“余缺调剂”保用工行动。深入开展“服务进企业”活动,全面组织企业余缺调剂洽谈等活动不少于50次。六是开展“规范市场”保用工行动。杜绝问题企业开展人力资源(劳务派遣)服务,严格查处违规违法行为,在重要时间节点指派精干力量进驻重点用工企业开展帮扶。

感谢您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嘉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5月22日

(联系人:王奇   联系电话:82228922)

对市八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20号建议的答复.doc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