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2号建议的答复
信息来源: 市人力社保局
发布时间: 2024- 06- 20 14: 15
浏览次数:

顾明玥代表

您在市届人大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灵活就业(零工市场)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零工市场是零工经济的一种新型的经营模式,集合了零散的工作、弹性的工作时间和多元的就业需求,是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增收的重大举措。2023零工市场建设列入省市民生实事项目,我市通过创新市场+政府”“线上+线下运营模式,为零工求职者和企业短期用工提供政策宣传、岗位发布、供需对接、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劳动维权等一体化的零工就业服务平台截止202312月底,全市建成零工市场21家,累计服务企业4316家,服务零工求职者6.91万人,帮助实现就业(含达成就业意向)5.01万人次。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优化平台网络建设提升零工市场服务质效。制定出台《嘉兴市加强零工市场建设优化公共就业服务的指导意见》,全市构建“1+9+N灵活就业服务体系,即打造1零工线上服务平台,9个县级零工市场、N镇街村社零工驿站,打通重点群体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立足产业特色,打造行业性零工市场,如嘉兴经开区打造华东地区最大仓储物流供应链零工市场,满足物流等新业态就业;王店镇为解决“6.18”“11”“12”物流园用工和葡萄采摘农业季节性用工搭建就近就业平台,有力提升零工市场的服务质效,服务指数稳步上升。2023年成功创建省级示范零工市场3家。

(二)深化服务模式创新,助力灵活就业权益维护为解决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护,我市首创即时投保模式结合灵活就业用工特点,破解传统社保无法按日投保的难题,引导商业保险参与实现按日线上投保,保单即时生效,可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最高 80 万元的雇主责任险,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工作期间意外伤害;首创即时支付模式打通微信支付微工卡功能,用工双方线上签约,薪资同步转入平台担保账户,实现任务单日打卡、报酬单日结算、薪资实时到账减少欠薪情况发生,截至目前,平台发放灵活就业薪资 1000万元,均未出现一起欠薪事件

(三)推进制度机制落实提高市场运营管理水平为进一步加强零工市场的服务规范和绩效考核闭环管理,提高零工市场管理和服务水平,我市充分发挥省市政府督查、条线检查、财政审计部门监督三位一体监督机制作用,推进全市各县市区落实落细零工市场管理办法、第三方运营绩效考核办法等制度建设,截止目前,全市21个零工市场基本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确保服务成效。

二、下一步打算

(一)加强就业服务部门协同打造就业综合服务平台。

进一步推进就业服务下沉基层,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设持续擦亮乐业嘉兴就业品牌。今年来,我市积极探索与镇街村社、零工市场、巾帼共富工坊、高校、工业社区以及商圈等线下平台资源合作共建50家“好就业”服务站,为青年就业、妇女就业以及重点人群就业搭建更广泛、更便捷、更直接供需对接平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着力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

(二)推进就业服务增值化改革,满足灵活就业多元需求。围绕灵活就业和灵活用工特点,加强与税务、妇联、总工会、团市委等相关部门协同,整合现有的线下资源,打通线上信息共享平台,在提供岗位发布、求职登记等基本服务基础功能上,不断拓展职业规划、技能培训等专业服务功能以及纳税申报、社保缴纳等延伸服务功能,满足灵活就业人员个性化需求,提高公共服务效能。

(三)创新就业服务宣传方式,扩大就业服务平台知晓度。进一步加强平台宣传力度,通过“直播带岗”、线下专场招聘、零工集市、零工夜市等形式,提升灵活就业服务平台群众参与率;同时,依托相关部门平台资源扩大灵活就业平台社会知晓率,比如,税务部门通过办税服务场所、征纳沟通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纳税人、缴费人宣传“灵活就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团市委通过开展“嘉燕归巢·青禾筑梦”社会实践活动,广泛募集适合灵活就业人员的见习实习岗位,更好地促进青年就业。

感谢您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嘉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521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